苏州毛线批发联盟

故事 | 和合二仙与紫气东来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玉雕题材故事——和合二仙与紫气东来


和合二仙


相传唐代时,隐居在天台寒岩的诗人寒山(也称寒山子),一天离寒岩到国清寺,半路上听到有婴儿的啼哭声,闻声寻去,只见路旁草丛中遗弃着一个婴儿。寒山将他抱在怀中。


说来也怪,这个婴儿见风就长,一条岭还没有走完,婴儿已长成了小孩。寒山问他为何被弃路旁,小孩说等候诗仙。问他的名字,他说没有名字。寒山因其拾自路旁,就给他取名为“拾得”。以后,这条小岭也叫做“拾得岭”。


寒山和拾得来到国清寺,只见古刹庄严,香客如云,一派鼎盛兴旺之象,就舍不得离去,要求方丈让他们留在寺里烧火做饭。



寒山与拾得在寺中形影不离,情同手足。一年,有位越州汪氏,由女儿芙蓉陪同来寺进香。不料汪氏在寺中一病不起,临终前叫芙蓉请来寒山、拾得两人,汪氏说:“眼看病已难愈,我把芙蓉托付两位,望你们今后以手足相待,最好能与他们中的一个结为夫妻……”


从此以后,两人待芙蓉更是情同手足,拾得与芙蓉年龄相仿,后业渐生爱慕之情,而有的人见寒山年长无妻,却希望寒山与芙蓉结成夫妻。


一天清早,寒山砍柴回来,见芙蓉的房里点着灯,感到有些奇怪,走近窗边一听,原来芙蓉在伤心地哭,拾得正在旁劝说。寒山正准备进去问个究竟,只听得拾得对芙蓉说:“芙蓉,不要哭了,我们暗暗相好,寒山并不知道,他如果知道了,一定会成全我们的。我和你虽然不能结为夫妻,但你永远是我的好妹妹。”



寒山一听,才知拾得与芙蓉早已相爱,当即打定主意,离寺远走,以成全他们两人。寒山走出小院一想,自己不明不白的离去,一定要把拾得、芙蓉急坏,又转身回到院里,拿起一块石头,在墙上画了一个光头和尚,旁边留了一首五言诗:“相唤采芙蓉,可怜清江里。……此时居舟楫,浩荡情无已。”写完后,寒山就悄悄地出走了。

 

拾得、芙蓉不见寒山回来,好生奇怪,后来看见墙上的诗和画,才知道他出家做和尚去了。拾得说:“我一定要把他找回来,哪怕找到天涯海角,如果找到了,我与他一起出家,如果找不到,我也不回来了。”芙蓉听罢,知道寒山拾得的真情厚义,只好哭着与拾得分别。



拾得为了寻找寒山,不管山高路远,找了很多地方还是不见踪迹。一天他找到苏州城,一打听,听说城外枫桥的一座寺院新来了一个和尚,相貌与寒山相象,他立即快步前往。走进枫桥,拾得想,我不能空手去见寒山,就在荷塘里摘了一朵又红又大的荷花,捧在手里走进寺院。

 

寒山听说拾得千里迢迢而来,想必腹中饥饿,急忙从房中捧出一只盛着素饼的竹编食盒。二人相见,寒山送盒,拾得献荷。从此传为佳话,后人把捧荷的拾得称为“和”(谐音),把捧盒的寒山称为“合”,两人合称为“和合二仙”。

 

苏州枫桥这座寺庙也因寒山居住而出了名,以后改称“寒山寺”。直到现在,寒山寺里还塑着和合二仙相亲相爱的塑像。



紫气东来

 

相传两千多年前的某一天,函谷关的关令尹喜登关巡视,但见东方的天空有团紫气飘然而来,他心里非常高兴!因为这种吉祥气象,是表示有圣人要来了。于是他便沐浴更衣,恭敬等候。

 

果然那团紫气越来越近,当他再仔细看时,只见一位白发老者,骑着一头青牛缓缓而来。啊!原来是大思想家、大学者、东周王朝的守藏室之史(也称柱下史)老子到了!尹喜大喜过望,他热情地接待了这位大学者,并苦苦挽留他在函谷关住些日子。老子推辞不过,只好答应。从此,尹喜便拜老子为师,每天恭恭敬敬地向老子学习。



几天以后,老子要出关西行了,尹喜想请老子写点什么留做纪念,老子考虑了一阵子,便把他用毕生心血所撰写的一部书《道德经》赠给了尹喜,然后出关而去,从此杳无音信。


尹喜十分思念老子,常常登关西望,希望再看到那位白发老者骑牛而归,然而一次次他都落了空。后来,他便在关前修建了一座高大宏伟的“望气台”,或晨曦初露,或晚霞夕照,他常常登上“望气台”,默默背诵《道德经》,以寄托他对老子的无限思念之情。



此后,人们便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如杜甫就曾写有“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的诗句。

 

从时间上看,老子西出的应是古函谷关。他出关后哪里去了?有一种很有趣的说法,老子西出函谷关,度过大沙漠,到了西域,并创立了,。显然这种说法只是一种传说。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