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毛线批发联盟

夜话中医第三十期:京剧与中医!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素材/张渊

主播/陈飞飞

小编/张丽群



您好,又到了一期夜话中医,好声音伴您美妙入眠。今天呢,就和大家谈谈我国国粹。


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这三大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以及技艺发展轨迹。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医与京剧。


   中国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医药是国我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四大国粹之一,在国际上有着越来越重大的影响,深受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热爱和欢迎。五十年来中医药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


   相信京剧大师中最让人熟悉而广而认知的属梅兰芳大师,他与中医有着不得不说的缘分。


许多京剧大师服用中药、宣传中药为后人留下不少佳话,甚至参与了中药产品的研发。梅兰芳作为我国近代史上有影响的京剧大师,曾与我国多位知名中医药大师交往深厚,利用中药防病治病,利用自身影响推动中医药的发展。

 

1927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因时值寒冬,加之当时取暖保温条件远不如现在,梅兰芳患上了伤风感冒,嗓音沙哑而无法登台,张宗昌就将宏济堂创始人兼东家乐镜宇请到府上为梅兰芳等诊治。乐镜宇根据他的情况开方配药,梅兰芳很快痊愈。



              

演出结束后梅兰芳专门向乐镜宇表示感谢,请教中医护嗓养生之道。乐镜宇向梅兰芳讲解了明代医书《景岳全书》中记载:“因热极暴饮冷水,而致哑”的病理,得到梅兰芳认可。梅兰芳在1961年出版的《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回顾了这件事,“刚唱完了以后,声带上经过一次次比较长久而激烈的震荡,还没有恢复正常的时候,内行管这叫‘热嗓子’,如果拿冷饮来刺激它,顿时就哑了,这是屡试屡验,百发百中。好比滚水倒在玻璃杯里,一冷一热,马上就会炸破,是一样的道理。”

 

梅兰芳与我国针灸大师承淡安亦交往深厚。据报道,上世纪40年代梅兰芳与夫人在苏州游玩时不慎左脚外踝扭伤,肿痛无法行走,便找到承淡安先生。承淡安采用缪刺法进行治疗,很快消痛消肿,并没有影响梅兰芳当晚的演出。梅兰芳赞叹:“承先生神针,足病手治而立愈,奇妙也。”



            

1954年,梅兰芳赴日演出期间,还曾应承淡安先生之请帮助收集日本出版的针灸书籍报刊。梅兰芳利用演戏间隙搜集到了包括《皮内针法》《赤羽氏知热感度治疗学》《经络之研究》在内的一批书籍,委托专人寄给国内的承淡安。

 

1957年,梅兰芳在武汉乘船过长江时感受风寒,哑到一字不出。先找到一位德国西医,其采用的是以青霉素水喷嗓子消炎的方法,并要求噤声,这对专门来武汉演出的梅兰芳而言显然不可能,此时梅兰芳又想到了中医。他曾回忆,当天晚上,武汉京剧团的同志们来探病,谈起不久以前高维廉的嗓子哑了,就找隔壁诊所一位邓大夫诊治,吃了几剂中药,居然好了。我就把这位邓大夫请了来……我吃了他的中药(处方包括玄参、龙胆草、石膏、柴胡、栀子、知母、黄芩、薄荷脑),3天后果然见效。



             

1960年,梅兰芳再次来济南演出时将在武汉获得的护嗓“秘方”告诉了时任山东京剧团副团长、裘派艺术大师方荣翔,方荣翔又将此在山东省京剧团、济南市京剧团推广传播。

 

京剧、中医、书画蕴藏着巨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精髓。我们既要领略国粹的无穷魅力,在养心怡情、健身强体的同时,更要珍视并传承下去,从而成为一种文化与生活的自觉,传承好、宣传好、发展好,让更多人了解中医,喜欢中医,从中医中受益。


好了,本期的夜话中医到这里就要结束了,亲爱的听众朋友们,下期节目我们再会。

 

把你的中医故事通过我们的口说给大家听,一起感悟中医学习的酸甜苦辣。

欢迎来稿:1838029708@qq.com

每周日晚静静聆听中医的故事,感受不一样的中医情怀——夜话中医


每周一期

温暖中医人

感悟中医情



点击阅读全文可以收听往期全部精彩内容哦!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