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写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朱君谊的朗读音频
感谢潘伟斌老师朗读团队的大力支持
◆ ◆ ◆
生日
沧浪实小 六(1)班 陈达
忙碌了一个下午以后,终于,她轻轻抹去了额头上的汗水,坐下休息了。
面对着丰盛的菜肴,她的脸上浮出了一丝微笑:儿子就快回来了。她激动之余又不免有一丝紧张,早上给儿子的暗示,儿子会明白吗?会的,一定会的,只要有儿子的祝福,没什么不高兴的。
她的目光又看向了桌上的蛋糕与蜡烛,她仿佛看到了儿子甜甜的微笑,听到了儿子为她唱《生日歌》……她为儿子过了无数的生日,却一次又一次的遗忘了自己的生日。她咬咬牙,一定要真真切切的为自己过个生日。
“咔擦!”门开了,儿子回来了。她一下子从椅子上蹦了起来。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有那么巨大的反应。
儿子看着满桌的菜肴,低头闻了闻,说:“对了,是有什么客人吗?”
“没,没有!”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结巴起来。
“妈,瞧!”一个精美的包装盒映入眼帘,上面写着“生日快乐”四个字,是儿子的笔迹!这是给我的?她不敢想象。
“今天我同学生日……”
“啊……”她脑子里装满了这7个字,就再也装不下其他了。儿子似乎没有理解她“啊”的含义,兴奋的说自己的礼物与众不同。末了,儿子弯下腰,轻轻地说:“又尝不到妈妈的手艺了。”
说完,他轻轻地关上门,走了。
这轻轻地一击,在她心里仿佛重锤落下,她知道:这又是一个没人喝彩的生日。
她点燃蜡烛,望着墙上自己与儿子的合影,沉默了……
在微弱的烛光下,是一抹微驼的背影,是一抹饱经风霜的背影,是一抹孤独的背影……
写作能力分析
考场推荐指数
(点击了解)
这是老师第一次基本未作修改的文章,一篇技法上很纯熟的微型小说。
摄取平凡却令人动容的生活瞬间,“借一斑而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母亲的生日,小小的镜头,包孕了深广的生活内涵。“我们记得母亲的生日吗?”这是一个拷问每个孩子心灵的问题。读罢这篇短短的文字,“心,刹那间像从草尖上滑过,微疼。”这句话不是老师说的,是作家丁立梅说的,这是在她的文章《母亲的生日》里的话。“一晃多年过去,曾经年轻的母亲,已是白发多于黑发,却没有一个孩子能记得住她的生日。我们像羽翼丰满的鸟儿,次第飞了,飞到别的枝头筑了窝。只在每年年底的时候,才恍然大叫一声,呀,又错过妈的生日了。母亲却不介意,笑着说,哪天不是过日子呀。但我知道,母亲在生日那天一定是极失落的。……母亲很孤单。”陈达同学抓住了能引起所有孩子情感共鸣、震颤的瞬间,很有价值。
选取母亲视角为主叙述,结构凝练,又将母亲表面平静如常、内心却波澜激荡的形象细致丰盈地刻画出来。陈达同学的语言功力很是深厚,有着超越同龄孩子的逻辑严谨的语言表达思维和细腻笔法。“他轻轻地关上门,走了。这轻轻地一击,在她心里仿佛重锤落下。”情节表述干净利落,“轻轻关上门”的细节描写,“仿佛重锤落下”的传神心理描写,将小说推向高潮。
尺幅兴波,富于变化。“生日等待”的蓄积与爆发、“生日暗示”的悬念与拖延、“生日礼物”的巧合与误会、一个一个矛盾点的精致创设和巧妙碰撞,如密集又缓急有致的鼓点,激荡读者的心,使人获得阅读的审美感受。这富有“动势”的瞬间生活中,表现人生的大场景,表达深刻的思想主题。
讲求空白,耐人寻味。“空白”在微型小说创作中具有独特的情韵。“她点燃蜡烛,望着墙上自己与儿子的合影,沉默了……”此时无声胜有声,陈达在尾声处巧用空白省略之术,以最简洁的笔墨唤起读者最丰赡的想象和深思,又为文章增添了有价值的一笔。文字在母亲孤独的“背影”处定格,而孩子们的情感在“背影”处开始无尽地蔓延开去……
吉哥约:
如果您想要投稿
请加吉哥微信号:nasa19840103
请在投稿时请注明学校、班级、姓名,我们一律实名投稿
这里没有门槛,只要是有质量的原创作品,我们负责修改、配图、排版,这里将给一切有文学梦的孩子和各路文艺青年一个展示的舞台,也是我们交流语文教学和家庭教育的自由地。
★重要公告★
所有赞赏都将成为您的稿费!
所有后台数据都将定期公布!
按微信新规稿费将在打赏后七天到账!
希望大家的赞赏出于对作者的欣赏和鼓励,
数额不宜过大
所有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本公众号发布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本文所用图片都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严正申明:非原创作品,包括雷同,举报一经查实,终身取消录用资格。我们只欢迎有独立精神的创作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