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毛线批发联盟

破解人才囧境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唤醒良知,时刻受益

(点击上方关注良知行公众号:liangzhixing-shuyuan)


N o . 柒 拾

全文约1400字|建议阅读3分钟



上一篇文章我们提到了人才的囧境,原文如下:尤其我们当下遇上了史无前例的人才囧境。不管是十人企业还是万人企业。

有一位企业家朋友就来询问,这话到底是啥意思?到底想说明啥问题?等等。


我们赶紧写文,和大家做个探讨。




先把这家企业介绍一下:他们是属于做中高端品牌的消费品行业,公司在华东地区,在全国有相当的品牌度,目前员工4600多人,年营收22亿,上一年纯利润不低于10%。


他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我这两年想要用人的时候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只好在矬子里拔将军?在挂电话之前,他还在说,最近二年,我们在校招方面也花了很多的心血。



有个典故,叫做:“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说的是在刘禅时代,军中优秀人才奇缺。我们都知道,刘备时期可是人才济济,到了他儿子即位的时候,却是这个模样。各种原因我们不去解说,只是说一个组织如果没有核心关键人才,那是非常危险的。


好吧,我们先来定义一下几个关键词:


上面所说的人才,就是企业中各职能部门中的核心关键骨干。囧境的意思就是困境。

对于人才而言,他想去的去不了,没有想去的地儿;对于组织而言,就是合适的人才找不到。

这个症状我们已经看到了,长期下去确实不是办法。因为这个后果是可以预估到的:有用的人才慢慢的走光了,组织的业务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针对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也走访了很多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人力负责人、和业务负责人,总结下来有如下问题:

  • 老板没有授权人力部门做组织架构设计;

  • 人力部门做组织架构设计不够专业;

  • 人力部门对于选育用留停留在孤军奋战的阵地上;

  • 业务部门对于人才的发展制度挂在墙上等等。



那么,这些是不是根本性的问题呢?


按照我们良知行书院的认知,我们认为这些都是问题,而且还会衍生出更多更大的问题。但这些都不是根本性的。出现这样的问题,事实上就是人为的割裂了企业家和经理人之间的关系。

但凡做到这个层面的企业家一般都是比较优秀的,一般都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但是有些时候,我会感觉到他们对经理人的认知还是停留在某一个阶段,他有时候难以走进经理人的内心。

但凡做到这个层面的经理人一般也是比较优秀的,一般都具备职业素养,但是很多时候,他们内心的企业家精神显露却是时隐时现,虽然这种感觉我也是能够理解的。



就人才囧境的技术层面来解决,我们还是有很多的方法,比如刚才那位企业家说的校招,比如抓紧内部培养外部引进,比如内部轮岗建立人才梯队等等。我们这些工作不仅仅要做,而且要精耕细作。华为有两本书,一本是“以奋斗着为本”,讲的就是华为的人才观,一本是“以客户为中心”,讲的就是价值观。就是比较好的教材。


一个家庭,如果夫妻俩有时候惺惺相惜,有时候貌合神离,那就说明这个中间肯定出了问题。


企业也一样,最最重要的还是企业家和经理人是同一条心。这便是我们书院一直在倡导的“转心”了。




良 叔 曰 :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君主有德行才有人拥护。有位苏州的企业家就一直在强调:人才是被感召过来的。然也。

要解决人才选育用留的问题非一日之功,应该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这中间更重要的就是老板的心性。

文中提到的“转心”,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是个概念。事实上,这是一个思想体系和方法论的问题。有兴趣的朋友,我们还是私聊为妥,免得误人子弟。


THE END  

分享,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更多推荐|点击以下链接



微 信 号:良 知 行

新 浪 微 博:@ 良 知 行 书 院

公众号原创文章版权归良知行所有

任何组织、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转载和二次修改

转载请联系:waytowisdom@163.com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