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毛线批发联盟

潘公凯:以“会通之界”讲中西互补艺术主张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由苏州博物馆、《诗书画》杂志社和潘公凯艺术工作室联合主办的“会通之界:潘公凯作品展”,3月27日于苏州博物馆揭幕。展览展出了潘公凯的水墨创作、装置艺术、跨界设计等作品,辅以多媒体影像、理论文献等穿插并置的方式,展现了潘公凯的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进入20世纪后,中国艺术和中国社会一样发生了巨大变革。面对新格局,潘公凯坚持理论和创作并重,上世纪80年代初即开始对中国画的未来学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了中、西两大艺术体系“互补并存,双向深入”的学术主张。新近完成的《中国笔墨》一书,将“笔墨”这一中国绘画的核心观念与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进行宏观的历史考察,揭示了其内在的精神气质和演化过程。同时,他在其当代水墨创作中实践着自己的学术主张,在对笔墨传统进行全面深入理解、参悟的基础上,以笔墨直抒胸臆,展现品性,既传承了中国文人画的率真、精妙趣味,又与当代文化情境形成了自然融合的互动,显示了当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张力。

  此展由三部分组成,分别在三个展厅展出。其中一个展厅展出的是潘公凯的影像装置作品《融》,分上下两部分:下半部是一幅墨荷的喷绘,上半部是潘公凯的《论西方现代艺术的边界》英文版的投影。上半部文字像雪一样融化,落入下面的墨荷之中。北大教授、美学家彭锋将这上、下两个部分的不同物象,分别喻为西方与东方两种不同的文化。

夏仲图

晨图

,两边墙壁悬挂的是根据此幅小品创作的巨幅版画。美国艺术家克里夫·罗斯与潘公凯合作,将他的这幅墨荷小品运用当代技术手段,进行了全新的“审视”与“再现”。作品被高清放大,呈现出全新的视觉体验与欣赏视角。罗斯将这幅小品当成真正的自然风景,将其拍成影片,进而又将摄影转印成木版丝网版画,以呈现潘公凯精妙入微且元气丰沛的笔墨世界。

  还有一个展厅展出的是潘公凯不同时期创作的20余幅(件)作品,其中多数为大写意水墨湖景荷花画。潘公凯认为,笔墨是中国画传统演进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独特的形式语言体系,这套形式语言体系是中国文化大体系中的一部分,是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的一种中国式的视觉方面的精神表达方式。他在长期绘画实践中,锤炼出了精细敏锐的视觉审美鉴赏力,尤其擅长运用笔墨表现不同季节湖塘荷趣系列,如以大块浓墨晕染夏天茂盛的荷叶,用韧劲的线条勾写秋塘细雨中荷枝等等,纵笔泼墨,恣意挥洒。映入观者眼帘的是一幅幅独具韵味的大写意墨荷图,让人感受到他在实现笔墨当代转型中的不懈探索精神。

  据悉,展览期间将举行多场不同主题和内容的学术研讨会。此展将延续到5月23日。


来源:《中国书画报》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