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毛线批发联盟

大医院门诊停止输液,真的大蔓延了!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药聚多 www.yaojuduo.com

      要问医院里哪个地方最多人,输液室绝对名列前茅,尤其是遇上流感爆发,更是人满为患。不过很快,这种现象将在江苏省乃至全国不复存在。

 

  江苏大医院即将全面停止门诊输液

 

  去年年底,江苏省卫计委员会发布了《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通知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从2016年7月1日起,江苏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到2016年底前,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

 

  距离江苏省卫计委规定的限期还有9天,目前江苏已有众多大医院医院停止了门诊输液。据中国江苏网报道,目前各市已经将相关通知发放到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叫停”的具体实施时间将和省里的要求同步。

 

  5月9日,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大厅里已经挂出横幅全面停止门诊静脉输液(儿科患者除外)。

 

  遇到确实要输液的怎么办?根据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通知,如果确实需要静脉输液的,医生需要填写“门诊输液申请单”,由患者带至急诊科,经急诊科医生审核后,对符合输液标准的开具静脉输液处方,患者交费后到门急诊药方配药治疗。不过该举措遭到部分患者反对。

 

  停止门诊输液在全国蔓延

 

  据了解,我国并未在国家层面对医院的门诊输液作出统一规定,但截至目前,安徽、浙江、江苏、江西已明确出台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直至全面取消。还有不少省份、地市以及医疗机构都在逐步明确限制门诊输液的政策。

 

  河南:

 

  6月1日起,河南省人民医院除急诊和儿科外,将取消成人普通门诊输液。此举也使其成为河南省首个取消门诊输液的大型公立医院。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输液行为,河南省人民医院甚至在3个月前就开始对全院医生进行培训。医院在院内医嘱及收费系统内删除了“门诊静脉用药”这一条目。对门诊中确实需要输液治疗的病人,河南省人民医院可为患者开具处方,并建议患者到基层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疗,同时提供医院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具体地址及联系方式。

 

  四川:

 

  6月2日,四川省人民医院正式宣布:全面停止成人门诊输液(儿科和肿瘤门诊化疗等特殊输液除外)。这也是四川首个停止门诊输液的三甲医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表示,对于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可以持该院医生诊断报告和治疗方案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输液或其他治疗,且无需再挂号看诊。

 

  广东:

 

  福田医院正式宣布自6月1日起,除急诊和儿科外,取消成人普通门诊输液。此外,为确保停止输液落实到位,福田人民医院还出台“严厉”规定:门诊医师违反输液相关规定3次以上的,将停其处方权1个月。

 

  浙江:

 

  今年年初,浙江发布最严“限抗令”叫停三级医院门诊抗菌输液。浙江省人民医院表示,从3月中旬开始就已全面停止输液治疗,急诊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的处方也只能开一天。杭州市萧山区人民医院从3月28日起,除儿科外也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

 

  3月21日开始,台州市中心医院和台州恩泽医院两家医院,率先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该市其他六家三级医院将陆续停止门诊输液。

 

  7月1日起,浙江湖州所有三级医院叫停门诊抗菌输液 。

 

  内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所有门诊输液室也已取消,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已取消门诊输液室,留存了一部分急诊输液室用于突发或夜间需要打“点滴”的患者。

 

  从6月1日起,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停止门诊输液。

 

  从今年6月20日起,乌海市全面取消三级医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同时公布了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手足口病等53种门诊、急诊不需要输液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

 

  近期,更多地方叫停输液

 

  4月7日起,福建三明全面停止患者门诊静脉输液(儿科除外),降低输液安全隐患,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

 

  4月18日起,湖北黄石市中心医院取消普通门诊成人输液,成为该省首家取消门诊成人输液的医院。

 

  5月1日起,云南个旧市人民医院除急诊科、儿科外,将叫停门诊输液,即停止静脉输注抗菌药物。

 

  还有很多省市已经加入到停止门诊输液的队伍中来,在此就不在列举。业内人士都知道,取消门诊输液,主要是为了遏制滥用抗生素现象,同时逐步引导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到基层首诊,有利于促进分级诊疗实施。

 

  所以,未来抗菌输液在大医院的市场发展必然会受到阻滞,但是,如上述河南、四川等省的处理方式,在大医院就可开具处方引导患者直接到基层医疗机构输液,那么,这些诱人市场机会也将随着医生的处方下沉到基层市场。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