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毛线批发联盟

好好想想,一个人到底需要多大的房子?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小河:本文是建筑师王澍的一次访谈。王澍是目前国内最有名,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他吸收了西方的建筑理论,但他说,他自己骨子里是一个文人,他的建筑作品,都充分的表现出了特有的中国味道,这是在别人那里很难看见的。


比如中国美术馆象山校区



比如这样的研究所




下面是一组访谈,关于建筑,关于生活。



问:您反复提及“尺度”这个概念,“尺度”到底意味着什么?


答:中国传统建筑、园林、绘画(尤其是山水绘画),其中一个共通的、可以互相讨论的主题,就是“尺度”。关于“尺度”最经典的表述就是童寯先生说过的,造园最基本的道理是《浮生六记》里通过主人公的口说出来的八个字—— 小中见大,大中见小。这个“见”字,一般会被理解为眼睛看,是视觉,但实际上,“尺度”在中国的意识里,除了是视觉概念外,还有衡量的意思,英文是measure,度量。


意思是,那不只是一眼看到的东西,而是眼睛实际上像手一样,看到了就已经摸到了,体会到它的大小、软硬、粗糙、平滑、深浅等等,这个过程中有意识的投射在里面。这称之为“见”。所以我经常说,要用眼睛,这个眼睛就是“见”。


这当中很有意思的是,我们意识到“人在世界中存在”这样一个主题,这很中国式,它不是把人和世界分开,而是人好像是一个特殊的动物在观察世界。这样一个“人在世界中存在”的意识,就产生了典型的小大之间的考虑。这不是简单的关于一个东西的大小,而是关于大小的故事或者说叙事。


所以小中见大,大中见小,是“尺度”和“尺度”的故事。


很多人说到尺度时,简单理解为数字,实际上中国人讨论的尺度,从来都是关于“尺度”的尺度,是“尺度”和“尺度”之间的纠缠,大的和小的在一起,大的变成小的,小的变成大的,小里面有大,大里面有小,是这样一种辩证的关系。


我记得有一个国学大家,说过一句话,说‘写文章无非就是既要有大结构,又要有小细节’。你把大和小整在一起,你就成功了。


最好的尺度,就是“以小见大”。它是指,人是小的,从人身边你的身体可以感受到的东西开始,去测度所有东西。这个发生不是脱开了人的经验,而是从身体开始朝外延伸的,一定是以真正的经验开始,从身体开始的。


如果仅从概念出发讨论什么是好的空间,好的空间,有人迷恋混凝土,认为一定是完全无质感的混凝土才能表达抽象空间的感觉。很多建筑师狂热地迷恋纯粹的混凝土空间。这些建筑只能用眼睛看,甚至都摸都不行,表面都是光滑的,没什么可摸。像我做建筑,有人把我归类为触感类的建筑师,我所有的建筑一定是强调接触的,我希望你接触到,希望你伸手摸到。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意识。


~~~~~~

问:“小中见大”,在园林中具体怎么表现?


答:你做一个园林,再想仿自然山水,毕竟是人自己造的一个小花园,你怎么仿自然呢?比如你用一块石仿泰山,石头只有3米高,怎么仿?所以中国人做园林,是一种类似于写诗歌的方法:怎样让人的意识,通过某种手段,让人恍惚间觉得这个东西真的有一千米多高,把这个意识和感觉给你。这就是一个幻术。但你要“进来”,才能感受到这个幻术。这是中国园林最好的地方。按道理,幻术是不可以拆穿的,中国的园林却是自己把自己的西洋景拆穿。因为你要登顶,人自己是有尺度感觉的,你每上一步台阶,台阶高度是固定的,等爬上去了,你一下子就发现,不对,你上泰山可能要爬几千个台阶,在这里只有十几二十个就上去了,感觉打破了,你怎么办呢?


这时候仍然很有趣。在我之前没有人发现过一个例子。最早在苏州园林给学生上课时,我指给他们看,在拙政园里“鸳鸯馆”的旁边,有一座孤立的假山,这个假山的抽象体积大概是3米×3米×3米,有三条互不穿插的道路最后都到了顶上,底下还有个洞。这就像是某种关于哲学、智力、诗歌的混合玩具。大家其乐无穷地从一条道上去,再从另一条道下去,循环往复,很像典型道家哲学的循环往复的结构,它让你最终意识到,也许这就是人生。它让你不停地折腾,但每一次的经验是不同的,每一条道路是有细微差别的,转了几遍之后你会意识到,它几乎就是关于这世界的缩影,当你意识这一点的时候,这个小玩具就和宇宙一样大,它是一个巨大的东西。这就是中国人关于小和大的讨论。


~~~~~~


问:城市中可能实现园林的这种情趣吗?


答:完全有可能。看你对园林是什么看法。园林就像是一个小的中国式的俱乐部,现在已经变成一种时而隐私时而公共的文化空间。我们修了那么多巨大的广场,为什么不能转化一下?苏州的园林就很有启示,那些园子实际上就是建造在人口很多建筑密度很高的城市里,需要的空间并不奢侈,在很小的空间里就能实现。所以你能看到,文化的实现,有时候并不需要很大的很奢侈的空间。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从气候来说,一个园子就是一个小小的湿地,当园子多到一定的量,对气候是有调节作用的。苏州记录在案的、曾经有过的园林超过四百处。园林是立体的山水画,那相当于把绘画以建筑的方式完全融汇到城市当中,基本上每条街上都有好几个,有的是重要节日开放的,有的是私密的。不同的感觉都有。这会使你在整个城市里生活和居住的经验完全不同。


至于从园林里取一点意思的做法就更常见。你在苏州很多老住宅里都能看到,偶尔一角,种一棵树,摆两块石头,用很简朴的手法,渗透到整个城市的各种建筑当中。


~~~~~~


问:但是“以小见大”这种情趣,在现代似乎已经丧失了?


答:“以小见大”是以个人脆弱的性情作为出发点的一种审美,而不是以历史的宏大主题、革命的、纪念性的、带有极强权力意识的、总是比你高大的某种东西作为前提。“以小见大”,看上去轻飘飘的一句话,对所有那样带有纪念性的意识,具有直接的颠覆性。


现在城市里的超级建筑体现出的是典型的关于权利、财富的意识,从某种意义上,是中国文化的循环或者说是倒退。中国人这类关于小和大的讨论是从魏晋开始的,从魏晋才开始进入精微的、以个人感受为核心的讨论。在那之前,中国经历的秦、汉,都是以权力、财富为核心的时代,在那个时代,中国人建造了很多巨大的建筑,造一个阁,动不动就是修60丈,100丈,你可以想象,中国京城里高层建筑林立,而且全是木作的高层建筑,有着巨大的尺度。有一句诗,“蜀山兀,阿房出”—— 把山都砍秃了,你可以看到那种狂热的建造的热情。中国现在大概相当于回到了秦汉。


那是权力和财富的高峰,但不是文化的高峰。


~~~~~~

问:不单是那些公共建筑,就个人的住宅来看,我们对住宅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奢侈?


答:人就是这样,不到一种特殊的极限情况、危机情况,没人会意识到问题。人这个动物,一定要有教训,才会变化。


日本也经历过类似的阶段,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高度发展时期,新房子都要有两百平以上,没有两百平,就不标准,经历过一次石油危机之后,大家的意识就变了。现在如果你在东京市中心有一套三十平米的房子,就觉得自己很牛—— 整个意识变了,人们意识到人不可以这么过分,不可以这么奢侈。当你考虑到你面对的整个环境,如果大家都按照那个(奢侈的)标准,这个世界就会毁掉。


这时候你就可以想到老子《道德经》上所说的,那个时代中国人已经意识到,如果这样就会出问题。人会开始对自己有一种道德上的自律,人对自己的物欲要有自律。


~~~~~~


问:一个人到底需要多大的房子?


答:我经常用何陋轩来作为比喻。何陋轩本身很小, 一两百平方米。冯先生做了一个可以做几千平方米的屋顶的结构,但是他最终做了一个小小的建筑,你可以看到老先生这种大小之间的收放自如。另外是倪瓒的《容膝斋图》,体现了一种相对的大小—— 实际上人占据的空间可以很小很小。我曾经自己设计过一个太湖房,落地面积就是6米×6米,三层,一百平方,这就是足够一家人的结构,带有点中国文化的影子和一点文人的格调,这已经算很奢侈的住宅,亭台楼阁都有了。


如果你去参观日本卖卫生洁具的商店,你会看到他们做了很多这方面的研究,一个洗手台,宽度只有十五厘米,长度只有四十厘米,卫生间最小的可能只有80厘米宽,长度可能只有一米二左右。他们会研究,最小可以小到什么程度,人还可以用。可以说是生存的压力使得人不得不如此做,但人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那必须是从意识上就接受。这里面人带有某种道德上的反思。



~~~~~~


问:除了奢侈的,我们还很喜欢光鲜的,整齐划一的新东西。


答:前两天我在里斯本,你甚至可以说里斯本有点败落,很多地方有点凌乱,和中国很多城市相比感觉比较破败,但你会觉得那是一个非常有人性气息的地方。这当中实际上有一种意识:对人有意味的所有东西的产生、保护、保留。中国很多城市像是假的,不像真的,所有的时间痕迹都没有了,历史痕迹也没有了,所有人的奇奇怪怪的习惯性地犯了错误留下的痕迹都不见了,完全是不真实的、人造的、虚假的环境,这是非常恐怖的,所以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人类历史上有史以来最恐怖的环境之中。


~~~~~~


问:你在做南宋御街的时候,就很强调对原有生活痕迹的保留。


答:我当时居然说动了市委书记,他听进去了,我想我还算是很成功地影响到了别人。当时他说,感觉好的,按照王老师的调查,甚至违章建筑,需要保护的,也要保护。


在今天,保护违章建筑这样的想法,几乎不可能实现。实际上违章建筑在城市里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要换这样一个角度看问题—— 当你的建筑和规划不合理的时候,违章建筑表达的是人的实际的需要,表达了非专业的人,把建筑作为一种生存活动,直接参与到建造行为当中,这是非常带有人性光辉的东西,很多东西都非常有意味,值得保留。而且这些恰恰是中国城市里最缺乏的。


历史已经没有了,那么我们至少应该留一点人的痕迹在。


人是被教化的动物,是意识的动物。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你的脑子里,把所有历史的、文化的包括所有和时间有关的东西都作为不需要的东西清洗掉之后,只需要五十年,中国人就会忘掉自己是中国人。中国的文化可以连影都不见。


所以文化不是天然就在那儿,文化是极脆弱的,需要一代一代人反复努力,培养、呵护再传承。



本文选自王澍《造房子》一书,由出版方授权发布。



- 不止读书-

魏小河出品 微博 豆瓣 知乎 @魏小河


深圳租房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